智能無功補償電容器判斷是否好壞,應該如何檢測?
瀏覽次數:1009發布日期:2021-09-07
智能無功補償電容器可以降低線路損耗,改善電壓質量,降低設備運營成本,在電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。因此為了保證無功補償電容器安全運行,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日常維護。
那么怎么才能知道無功補償電容器的好壞?這就要求對電柜里的每個電容都要做一次排查,有的直接可以看出來需要更換,有的比較隱蔽,則需要檢測,通意達在此分享一下電容器檢測方法。
首先,目測法,對于自愈式油浸補償電容器來說,好的電容器它的輪廓清晰,沒有鼓肚和漏油現象,如果發現電容器漏油和鼓肚說明電容器已經損毀,需要更換。
其次,對于有更換記錄的查看以前更換記錄,電容器也有使用壽命,雖說每個電容器使用壽命長短不一,但如果有條件的單位,在電容使用壽命到期時,建議全部更換,至于電容使用壽命,一般五年左右也就是更換的期限了,再久即使沒看似問題性能也已經下降了。
如果目測沒問題,更換日期又比較亂無從査起,就要逐一檢測進行更換了,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,不管更換,還是斷電檢測,有一個步驟一定不能少,那就是放電,切不可盲目操作,補償電容余電威力不容小覷,輕則打火損表,重時可能傷人。
待放電完畢后,用萬用表檢測,因為補償電容器容量較大,所以一般用電阻檔的低位檔檢測,用表筆分別交換測量電容器的柱頭,如果萬用表指針不動,說明電容器內部有斷路,當交換測量電容器線柱時,指針都指零,那么電容器內部短路,如果出現指針返回到半路,或在半路指針抖動,說明電容器可能漏電,正常情況下是指針很快返回,而且,返回的越快說明電容器越好,解釋一點,為什么一定在測量時表筆要交換電容器柱頭測量,這里面有個先用萬用表給電容充電的過程。
最后,如果在不斷電的情況下,可以用鉗形電流表檢測電容工作時接線內部的電流,正常情況下每根導線電流懸殊很小,如發現有電流懸殊太大或太小的也可作為判斷電容好壞的依據。